中新网上海11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
一项针对中国公众对糖尿病认知水平的全面研究《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简称:报告)14日正式向公众发布。据此,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迅速攀升;公众除了对体形消瘦、肾脏病变和视力下降这三项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危害认知率尚可,对于其他类型的特别是那些死亡风险较高的危害认知不足;糖尿病易感群体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率仍需提升。报告针对“久坐和缺乏体力劳动的人群是糖尿病易感群体”的调查显示,相关人群中,多项数据均未达到及格线。
据悉,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研究团队调研编制的报告全面评估中国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现状,旨在通过识别不同人群、地区在糖尿病认知方面的差异和特点,探究影响认知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改善国内糖尿病防控工作及政策提供建议和方向指导。
据悉,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中国是糖尿病患者“大国”。当日,上海市卫健委方面披露,在上海,35岁以上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仍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公众对糖尿病危害的认知明显不足”“糖尿病高危因素识别存在盲区”“对糖尿病治疗手段的认知较为片面”等。这表明,中国在提升糖尿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水平两方面都面临着挑战。
随着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增加。报告指出,在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很可能有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中国医科大学滕卫平团队通过调查全国7.59万名成年受试者发现,糖尿病患者中,仅有43.3%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当日披露的数据,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57.4%,即:有超过四成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防病形式颇为严峻。
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危害则在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所可能衍生出的各类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足部病变等。根据报告,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倍至4倍,但只有43.0%的受访者知晓糖尿病与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